10月12日,城乡候鸟助力乡村振兴青年创新行动论坛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五层会议厅顺利举办。论坛由北外学院主办,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及校内60名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由北外学院、国际组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主持)李爱国主持。
李爱国代表学院致欢迎辞:自2021年至今三年来,城乡候鸟工作站已成为北外学院师生党建活动、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活动的重要抓手和平台,希望师生继续挖掘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价值与巨大潜力。
论坛伊始,城乡候鸟青年行动发起人北外学院办公室主任崔玉晶作了全面报告,详细介绍城乡候鸟工作站的缘起、实践及未来新起点,阐述了工作站的核心理念,并对未来发展作出展望。
北外学院、国际组织学院团总支书记、辅导员郭宇嘉带领学生介绍了城乡候鸟相关学生项目的设计、实施和成效,其中包括已开展的3个项目“候鸟读世界”“互联网+城乡候鸟普法”“数字赋能下韩口村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及学院正在孵化的4个新项目。其中,“候鸟读世界”在2024年首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荣获铜奖。
专家对7个团队的项目进行了点评和指导。城乡候鸟工作站指导专家夏林清教授对北外学院的实践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认为师生们真正做到了干实活、干好活,用实际行动传承着地方生活内涵,把家国和家园、文化和乡土、城市和乡村之间的文化不断接续,用数字媒体赋能乡村振兴。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杨朝晖、北京师范大学教师赵艳萍、首都师范大学教师徐月也对同学们的行动给予了高度肯定。
论坛发布了《城乡候鸟青年创新行动倡议》,倡导广大青年朋友回溯来处,传承乡土文明,服务国家战略,把中国优秀的乡村故事和乡土文明故事讲给世界。
校团委书记黄伦伦作总结发言。他通过感知和转化、实践和创新、沉淀和传承三组关键词,表达了对同学们成长成才的期望和对项目的支持。他表示,学校团委支持各学院依托自身定位开展特色实践活动,北外学院城乡候鸟工作站联动了教师和学生、校内和校外,三年来取得良好成效,值得肯定。他鼓励学院依托城乡候鸟工作站继续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培育更多更好的学生项目,在实践中展现北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候鸟穿梭,返土连根。心系故乡,青春共振。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青年大学生在乡村振兴中的创新力量,更为未来的乡村振兴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北京外国语大学团委书记黄伦伦、北外学院院长刘铁娃、副院长刘翔璐、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心理与教育学院院长夏林清、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杨朝晖、北京师范大学教师赵艳萍、首都师范大学教师徐月、北外学院全体教师、部分北外学院学生(含全球治理卓越本科生平台学生)参加了论坛。